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规划全文

第六篇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来源: 昆明市人民政府   2021-04-06 11:40   字号: [        ]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积极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第十九章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面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第一节  大力发展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

依托“滇池流域都市农业核心区”、“环主城高效现代农业区”和“北部山地特色生态农业区”,巩固粮食、烤烟基础产业,提升蔬菜、花卉、林果(含林下经济)、山地牧业、特色水产、中药材6个产业及茶叶、咖啡2个精深加工产业水平。推进“一县一业”示范县、“一村一品”专业村和现代农业产业强镇、产业园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优势特色服务产业集群建设,保障粮、油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和供给。到2025年,农业总产值达650亿元。

专栏29  高原都市现代农业转型工程

      优质粮食生产工程: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粮食工程,开展粮食节约行动,调整粮食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小杂粮种植,确保每年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330万亩以上,产量95万吨以上。

       烤烟产业工程:以稳定规模、适度集中、做优做强、提质增效为目标,调整烤烟品种结构,优化种植区域。到2025年全市烤烟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左右,烟叶收购计划135万担左右,努力实现烤烟生产收购总值23.8亿元左右。

      特色水产业工程:立足全市特色水产业发展基础,发挥区位和市场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大幅提高水产综合生产能力,把昆明打造成为科技领先的云南水产业样板。到2025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9万亩左右(滇池、阳宗海除外),水产养殖产量稳定在3万吨左右,渔业总产值实现40亿元。

       花卉产业工程:推动花卉产业全链条发展,提升花卉产业的综合效益。到2025年,花卉园艺生产面积稳定在36万亩。

       蔬菜产业工程:以“南菜北运”和“西菜东运”基地建设为抓手,重点推进冬春季、夏秋季蔬菜优势产区和常年蔬菜优势产区建设。到2025年,蔬菜播种面积170万亩,产量357万吨。

       林木产业工程:加快发展绿化苗木产业,推动大宗苗木商品电子化交易。到2025年,苗木综合效益达40亿元。

       水果产业工程:培育水果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推动水果产业快速发展。到2025年,全市水果种植面积达60.5万亩,年产量41万吨。

        坚果产业工程:加快推动以核桃、板栗为重点的坚果产业提质增效,增强加工能力,推动坚果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到2025年,坚果产业综合产值达20亿元。

       中药材产业工程:以市场为导向,以昆明道地药材、特色药材、药食两用药材为重点,加强中药材资源保护、良种繁育、种植基地建设和品牌培育,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品牌竞争力,增强科技支撑力,打造原料种植“第一车间”,推动中药材产业绿色发展。到2025年,中药材种植面积保持在30万亩,农业种植产值达到28亿元,综合产值320亿元。

       山地牧业工程:以北部县区为重点,布局发展生猪、肉牛、肉羊等高山畜牧业。到2025年,畜牧业产值达150亿元。

       茶叶、咖啡加工业发展壮大工程:加快发展精深加工产业,引导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茶叶、咖啡加工龙头企业落地昆明。到2025年,茶叶综合产值达15亿元。

       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围绕资源保护、育种创新、良种繁育等关键环节,实施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农科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工程。

       特色农产品示范区创建工程:围绕高原特色优势产业,完善标准体系、强化技术支撑、加强品牌建设、培育经营主体,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到2025年,争取创建4个国家级特色农产品示范区、6个省级特色农产品示范区。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开展农产品质量年建设行动,建立健全特色农产品生产标准,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到2025年,制定行业或地方特色农产品生产标准规范10项,主要农产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


第二节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加强高标准农田和水利建设。以确保粮食安全为基础,提升粮食产能。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重点在粮食生产功能区、产粮大县建设高标准农田,到2025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保持在592万亩,累计新建高标准农田45万亩。实施农业节水增效工程,加快建设柴石滩大型灌区,改造提升拖布卡灌区、晋城灌区等2座中型灌区,到2025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

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动农业机械化水平和有关配套设施服务能力向智能化、高端化和现代化方向迈进,加快主要粮食作物、果菜茶、牧草、现代种业、畜牧水产和农产品初加工等产业的农机装备和技术发展,加快推进设施农业、种养殖业等优势特色产业的机械化发展。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指标率达54%以上。

第三节  培育一流“绿色食品牌”

推进高原特色农产品加工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推动构建和完善高原特色农产品加工体系。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向优势产区和关键物流节点集聚。以营养功能类、康体保健类食药同源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积极培育一批重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着力提升农产品加工园区生产建设水平,将昆明打造成为区域性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心。

建设高效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加快推动覆盖全省、面向全国的高原特色农产品一级批发市场建设,将昆明打造成为高原特色农产品推广中心和高原特色农产品南北、东西流通的主要集散地。提升农产品交通物流的基础设施水平,提高优质农产品出口的便利化程度。建立标准化冷链物流,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扶持供销、邮政、快递企业等服务网点向农村延伸,着力打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最后一公里。

培育打造“昆明品牌”。建立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机制与激励机制,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以优势特色产业品牌创建为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积极组织开展“10大名品”、“10强企业”和“10佳创新企业”评选活动。培育一批手工作坊、乡村车间,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到2025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品牌农产品占比明显提升,累计认定省、市、县级“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100个。

第四节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推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户或社会能人依法流转承包地,加快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整村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加快发展农村合作经济,推行“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养殖户+合作化养殖小区”等产业合作模式。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特色优势产业和乡村旅游基地建设,提高产业整体规模效益。到2025年,重点打造现代农业园区10个,农业园区产值达100亿元以上。

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培育一支与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以本土化为主的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能担当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的引导和支持,加大对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政策上的倾斜。鼓励工商资本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到2025年,每年培育至少1700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270家,力争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稳定在400户左右,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700个。

探索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加快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发展股份制、合作制、股份合作制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推进省级、市级农业专业合作示范社建设。构建农业利益共享机制,强化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建立契约型、股权型合作机制。

第五节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利用农业+“旅游”、“生态”、“健康”、“教育”、“互联网”等模式,发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辐射效应,拓展农业功能,培育创意农业、养生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打造一批相对集中、业态丰富、功能完善的乡村旅游集群片区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旅游园区。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支持经营主体入驻电商平台,建设“云品荟”电子商务直供平台,加快培育一批电商服务企业。积极培育乡村养老、康体养生等优势新产业,推动农村新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村、生态旅游村、观光农业村,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持续推进气象服务“三农”工作,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和水平。

第二十章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位置,全面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第一节  分类引导乡村空间布局

按照集聚提升、融入城镇、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的思路,对乡村地区发展进行分类引导。

生态保育地区的乡村(生态管控型、搬迁撤并型)。处于生态空间内的村庄,特别是处于水源保护区、河流、湖泊保护范围、地质灾害防治、采矿点、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地区村庄,进行管控发展,并结合居民社会调控、乡村振兴规划,逐步进行搬迁、迁并引导。到2025年,生态保护红线内的乡村搬迁率达30%以上。处于深山区、石漠化地区、生态脆弱地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自然灾害频发、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村庄,或因重大项目建设需要搬迁的村庄,以及人口流失特别严重的村庄,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生态宜居搬迁、农村集聚发展搬迁等方式,实施村庄搬迁撤并,统筹解决村民生计、生态保护等问题。

农业发展地区的乡村(集聚提升型、农业扶持型)。处于农业发展地区规模较大的村庄,在原有规模基础上有序推进改造提升,激活产业、优化环境、提振人气、增添活力,保护乡村风貌,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村庄。对宜良、石林、阳宗海及安宁等坝区,北部山区的集聚发展区、半山地区等农业发展基础条件较好、效率高的地区,重点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

城镇发展地区的乡村(城郊融合型、战略管控型)。处于城镇发展空间的村庄,作为城郊融合型、战略管控型乡村进行管控引导。城镇开发边界线内的城中村、城边村等,通过城郊融合、战略管控,逐步进行改造,引导就地城镇化。合理规划引导居民点集中,积极探索农村片区的综合整治模式。处于城市绿化带、生态隔离带、生态管控重点区域的村庄,结合乡村振兴规划,进行村庄增长边界的建设管控。

特色发展地区的乡村(特色保护型、特色发展型、民族融合型)。具有一定历史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风景旅游资源等特色资源的村庄,作为特色发展地区乡村进行分类发展引导。

第二节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提升村庄规划建设水平。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按照发展中心村、保护特色村、整治空心村原则,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科学规划村庄布局,引导农村住宅和居民点建设,加强对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的发掘、整理和保护。

建设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深入推进“美丽乡村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全域提升”行动,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进农村供水保障、电网升级改造、农村公路、能源开发利用、数字乡村、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分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展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建立完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到2025年,建成10个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100个乡村风貌特色化、产业发展专业化、生活品质现代化的精品示范村,1000个生活富裕、生态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

第三节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探索“互联网+党建”、“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政务服务”等模式,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提升乡村治理智能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积极开展乡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繁荣乡村文化,营造科学健康、文明向上的农村风貌。加大传统村落保护投入力度,加强保护农耕文化、徐霞客游线文化等乡村优秀文化遗产,适度开发具有价值的昆明地域文化资源。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

专栏30  美丽乡村重点工程

       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持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因地制宜在人口相对集中地区推进规模化供水工程,有条件地区试点开展城市管网向农村延伸工程,到2025年,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9%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以上。提升乡村应急抗旱能力,着力保障重点旱区乡镇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主要农作物关键用水。

       乡镇污水处理工程:在人口密度较大的乡镇所在地,重点建设一批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设施,提高乡镇污水处理水平。

       农村公路建设: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有序推进较大人口规划自然村(组)等硬化路建设,乡镇、建制村100%通硬化路,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

       农村电网建设: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持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实现农村地区农户100%有居民生活用电,关键指标达到国家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目标。

       乡村护林、增绿、添美行动:全面实施乡村绿化行动,严格保护乡村面山和古树名木,重点推进村内绿化、围村片林、农田林网、美丽庭院建设。到2025年,乡村古树名木挂牌保护率达到100%。

       数字乡村建设:加快光纤宽带、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提升4G网络覆盖水平,探索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完成石林县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形成可复制经验推广到全市。

       加强村庄规划编制与实施管理:对城镇周边、行政村所在地、园区(景区)周边、主要交通干线沿线等重要村庄,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实施,重点对农房建设、村容村貌整治、市政设施布局、生态绿化建设等进行管控。

       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覆盖面,推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农产品进城公共服务体系、工业品下乡流通服务体系、农村电子商务培训体系建设。到2025年,农村网络零售额突破40亿元。

第四节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

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形成城乡之间人才、土地、资金等要素流动的良性循环。

健全资本要素入乡机制。支持通过市场化方式设立城乡融合发展基金。稳步推进昆明市农村信用社改制,推动符合条件的县级农村信用社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有序推进农村质押融资试点,扩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构建全覆盖的农业信贷担保服务网络体系。鼓励工商资本投资适合产业化、规范化、集约化经营的农业领域,以及乡村生活性服务业领域,确保乡村振兴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

完善城乡人才合作交流。探索通过岗编适度分离、对口支持、项目合作等多种方式,推进城市教科文卫体等各类人才向乡村柔性流动和下乡服务,符合条件的可有偿兼职。健全人才到基层工作长效机制,推动编制资源向基层倾斜,出台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优秀人才服务基层生活和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等政策,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创业。探索开展以事前产权激励为核心的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提高人才入乡积极性。

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机制。加强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建立分级分类投入机制。对乡村道路、水利、渡口、公交和邮政等公益性强的设施,建设投入以政府为主。对乡村供水、垃圾污水处理和农贸市场等有一定经济收益的设施,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和农民投入。对乡村供电、电信和物流等经营性为主的设施,建设投入以企业为主。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将城乡基础设施项目整体打包进行一体化开发建设。

健全城乡公共服务普惠服务体系。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结构,带动农村学校共同发展。健全健康乡村建设机制,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机制,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增加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完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

第二十一章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以“防返贫、防新贫、稳脱贫、稳增收”为目标,动态调整帮扶对象、帮扶标准和帮扶政策,将脱贫攻坚时期形成的有效政策、机制和做法接续和过渡到乡村振兴的政策和做法中,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第一节  建立健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

保持政策措施总体稳定,合理设定过渡期,确保过渡期内贫困县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的总体稳定。建立健全相对贫困帮扶长效机制,加强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顶层设计,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持续跟踪脱贫人口和边缘人口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定期核查、及时发现、动态清零。持续深化教育扶贫成果,确保脱贫家庭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零失学、零辍学。持续深化健康扶贫成果,确保脱贫人口100%参加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大病救治率达到100%。持续深化综合保障成果,无新增农村危房。持续深化兜底保障成果,防止留下脱贫死角。

第二节  推动脱贫攻坚地区实现振兴

以脱贫县为单位规划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实施特色种养殖业提升行动,完善全产业链支持措施,支持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培训,持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强村工程,提升集体经济带贫增收成效。持续抓实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推进产业后续发展和转移就业工作,确保每一户建档立卡搬迁户家庭具备稳定增收渠道。到2025年,持续巩固现行标准下35万脱贫人口稳定脱贫,已脱贫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集中力量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美好生活示范村建设,增强欠发达地区内生发展动力。持续提升消费扶贫组织化程度,建立健全“按劳取酬、优先优酬”帮扶举措,引导贫困群众融入新时代新生活。开展试点示范创建,探索有效衔接示范经验。

专栏31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重点工程

       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提升工程:加大现代农业产业带、产业园、科技园建设力度,支持脱贫地区培育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提高相对贫困人群的产业组织化程度,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就业扶贫提升工程:推动就业意愿、就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精准对接,提高劳务组织化程度和就业扶持覆盖面。扶持企业在相对贫困乡村发展扶贫工厂、扶贫车间,加大以工代赈、以奖代补、劳务补助等力度,鼓励开发多种形式的公益岗位,吸纳相对贫困劳动力就业。

       消费扶贫提升工程:完善机关、企事业单位参与机制,广泛运用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场景运用等媒体平台,宣传推介相对贫困地区旅游文化和特色产品,推动消费减贫从以政府引导为主转变为政府、市场“双轮驱动”。

       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程:稳妥有序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户籍迁移,完善安置点生活服务设施,强化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加大产业就业帮扶力度,全面消除零就业家庭。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典型实施奖补,实现搬迁群众生产生活稳定、安居乐业,基本融入新环境、适应新生活。

       相对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提升工程:加大相对贫困地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建设力度,提高相对贫困地区人民生活质量。

       生态扶贫提升工程:创新生态扶贫机制,加大生态护林员管理,加大相对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实现生态改善和扶贫双赢。

       综合保障提升工程:加强相对贫困人口教育、医疗、养老等保障力度。加强相对贫困人口扶持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将符合条件的相对贫困人口纳入农村低保对象,提升特殊人群的生活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