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保基层运转

盘龙区以民生小实事为抓手 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来源: 云南日报   2020-07-08 10:52   字号: [        ]

昆明市盘龙区于今年3月在全省率先推行《推进民生小实事实施方案(试行)》,聚焦政府与群众作用发挥不均衡、基层民主和自治发育不足、群众参与热情和社会活力不足的问题,以民生小实事为抓手,末端发力,激发群众自治意识,增强群众自治能力,同时建立和完善相应制度,确保治理过程群众参与、治理成效群众评判、治理成果人民共享。

停车秩序太混乱、院坝缺乏公共活动空间、房屋楼顶防水差、垃圾清运不及时……这些问题,看起来都很小,但却很多,还日复一日影响居民的生活。通过上级政府和部门一个一个解决,事情实在太小,且解决起来耗时长、周期长、成本高,还不一定符合居民需求;通过居民自己来解决,群众意见难汇总,即使汇总,谁出资、谁实施、谁监督的问题又接踵而至。

有没有一个万全的办法或制度,既能激发居民自治动力,又能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最终实现问题解决尊重民意、体现民愿?

曾在全省首创“五级治理”、有着良好基层社会治理经验的昆明市盘龙区,给出了答案。

居民自治再“发育”

走进并不宽敞的拓东街道东风巷14号院,一个新建的睦邻驿站映入眼帘,绿色外观、清雅别致,设施齐全、简约舒适。“这里原来是一个临时帐篷搭建的歇脚亭,不但漏风漏雨,还不美观。而我们这个老旧小区又刚好缺一个居民娱乐、看书、议事的公共活动空间。”小区居民李迎新是睦邻驿站建设的项目发起人。他说,《推进民生小实事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下发后,他们按照程序发起了这个项目,通过居民自筹一部分、社区和街道支持一部分,前后20多天的时间,睦邻驿站就建成了,可供居民乘凉、歇脚、看书、阅报、议事等等。

“我们自己的问题,自己提建议、拿方案、来解决,提升了居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参与性,也提升了解决问题的速度、效率和质量。现在,共治共建共享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李迎新介绍,《实施方案》推进实施以来,居民提出诉求有渠道、有流程、有规范,诉求解决快速、高效、精准。

拓东街道是盘龙区率先启动实施民生小实事项目的街道。“首批项目包含东风巷14号院睦邻驿站建设,东风巷62号院环境美化及明通巷47号院公厕提升维修等6个项目,各环节均成功实施了以居民为主导的自治建设。”拓东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第一批项目已完工4个、续建2个,均取得了居民群众的充分认可和较好示范作用,即将开展第二批包含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在内的13个民生小实事项目。省民政厅主要领导在调研拓东街道社会治理时,对民生小实事项目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

“民生小实事实施,是居民自治的再次‘发育’。居民自治动力不足,重要因素是缺乏关联居民利益、存在参与决策的平台和机会。而民生小实事的机制设计,恰恰给予居民多样化、多层次、多类型需求以足够空间,有利于不同群体参与其中。”拓东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彭福州说。

精准对接解民需

“小区停车秩序整治”“睦邻驿站”等项目紧贴居民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多重现实需求;“厕所革命”“小区楼顶防水”等项目对准的是特定群体的“急难愁”问题。

为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实施方案》将民生小实事分为服务类和实物工程类,包括安全保障、环境整治、文体活动、关爱服务、公益志愿等,充分体现“看得见、摸得着、能感受、更实在”的要求。通过多方式征集、倾听声音,确保每一个项目都是“因需而生”。盘龙区还通过评选示范项目,加大项目库的推广力度,引导优质项目在街道层面展开或与其他符合需求社区居民需求精准对接,提高项目实施成效。

为了理清“权责边界”,确保实事落地,《实施方案》明确,事由民议、策由民定、财由民理、责由民担、效果民议,全面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居民自治意识。明确民生小实事组织实施中,党委政府、街道社区党组织切实发挥把关定向作用,发动物业机构、社会组织、驻区单位协同配合、共同参与,居民组织积极自筹自治,多方合力推动基层社区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在拓东街道,就有很好的实践。动员各社区与辖区公共单位签订居民楼院帮扶项目责任书,对征集到的居民困难、诉求形成任务清单提供给公共单位主动认领帮扶。通过动员,辖区24家公共单位结对帮扶了28个无人管理楼院,共筹集资金20万元,用于对无人管理楼院安装门禁系统;省有色地质局、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等6家公共单位共筹资约18万元,对辖区内6个职工住宅小区认领安装了6套人脸抓拍电子系统,与公安联网,实时比对人脸信息,对群防群治,治安防控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可以说,民生小实事工作的推进,进一步强化了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统筹协调作用,驻区单位、社会组织、市场组织、行业协会商会等主体积极支持和参与社区建设,将单位内部的科教、卫生、文体和生活服务设施等向社区居民开放,积极筹款筹资,拓展了社区治理平台功能,良性互动促进共驻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盘龙区民政局副局长李霖介绍,目前,共有23家公共单位开放了服务设施,社会爱心企业捐款6万元,区级财政补贴500万元。

构建自治新格局

“新建睦邻驿站,您同意吗?”东风巷14号院建睦邻驿站之初,居民代表李迎新牵头召集几个居民成立了“睦邻驿站”建设的项目小组,深入开展问卷调查,193户居民中有163户同意,同意率达到83%。紧接着,居民积极参与项目规划建设、踊跃捐款1万余元,促成项目20多天完工。

盘龙区民政局局长樊琪介绍,通过分类治理小区、分层推进自治、分级解决民生问题,以外力促内生,有效提升了居民群众的共同体意识。自民生小实事工作开展以来,8个主城街道累计申报“民生小实事”项目41个,受益群众10万余人。

同时,居民议事协商也得到逐步规范。随着居民议事会、阳光议事厅等机制不断完善,院落自管会、小区自治委员会等自治组织应运而生,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不断拓展和完善。明通巷47号院120户居民只有一个公共厕所,为解决居民难题,社区多次指导居民召开议事会,经过不断磨合,建立了院落自管会,形成了居民议事会规则,增进了居民感情,培养居民自治意识,最终居民自筹8550元,公共单位筹集10000元搞了一次“厕所革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就是要把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盘龙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民生小实事的实施,说到底是强化群众自治力量,推动政府单向管理向“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用力,实现政府、社会、居民良性互动,构建起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云南日报 记者 浦美玲)